从黄帝年代到明朝消亡:今日咱们还有必要读“二十四史”吗?

liukang20241天前在线吃瓜1122
“二十四史”是我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,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(约公元前2550年),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包含我国古代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思维、文明、地舆、地舆等各方面的内容。全书合计三千两百余卷,约四千万字。
在很长一段时刻里,“二十四史”被奉为治国安邦、建功立业、待人接物的宝典,曾国藩、吕思勉、陈寅恪、钱穆、张舜徽都曾研读过此书。
其间,通读了“二十四史”的前史文献学专家张舜徽先生曾回忆说:
想起十九岁时读《资治通鉴》,日尽一卷,有时也可二卷,通过七个月的时刻,将二百九十四卷的大书读完了,并且还写了简明的札记。后来年纪稍大,又发愿要通读“二十四史”,不畏困难,不避寒暑,持之以恒地细心去读。从《史记》到《隋书》,都用朱笔圈点,读得很细心;从新旧《唐书》到《明史》,也点阅了一遍。整整花了十年时刻,总算读完了这部三千二百五十九卷的大书。
可见通读“二十四史”之不易。在《二十四史通识课》中,刘凯以二十四史中的篇目为头绪,帝王本纪和人物传记为主,按前史时刻次序串联而成,内容包含了从黄帝年代到明朝消亡四千多年的前史,以及我国古代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思维文明等范畴的内容。该系列总共五部,《二十四史通识课——史记/汉书》为第一部,首要叙述了《史记》和《汉书》的内容,以及其所贯穿的从黄帝年代到王莽改制近三千年的前史。
以下内容节选自《二十四史通识课——史记/汉书》,已获得出书社授权刊发。
《二十四史通识课——史记/汉书》,刘凯 著,天津人民出书社2023年6月版。
“二十四史”终究是什么呢?
2005年8月27日,关于具有五百多年前史的紫禁城来说,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。作为故宫百年大修的第一批试点工程,坐落故宫外西南角的宫廷建筑群,这一天正式宣告补葺竣工,并于同年十月——故宫博物院树立八十周年之际,正式向国际各地的游人们敞开。
这便是武英殿,五百年来它第一次向世人展露出奥秘的面庞。
武英殿坐落太和殿的西南方,太和门以西。从姓名上看,武英殿好像应该和“武”联系比较紧密;可是,现实却截然相反,武英殿在前史上,尤其是在清朝,一向扮演着国家文明重地的人物。
清朝的前几代皇帝遍及有个嗜好,便是修书,并且修起来没个完,从康熙一向到乾隆,时刻跨度长达一百多年。我国古代的传统,是“盛世修典”,其时声称“康乾盛世”,既然是盛世,修书编书是合乎情理的。
可是,清朝的康雍乾三代帝王却把“修典”做成了一件长达百年的文明盛事,其间消耗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不行计数。毫无疑问,这是我国文明史上的一次史诗级豪举,真算得上是一幕古今之奇迹了。
今日的图书出书,离不开出书社和印刷厂,出书社担任修正审校;印刷厂担任印刷装订。清朝亦是如此,武英殿恰恰就扮演着皇家出书社兼皇家印刷厂的人物。
这儿所讲的“二十四史”,便是武英殿出书印刷的,并通过乾隆皇帝御批钦定,正式公之于世,故而也被称作“钦定二十四史”。
提起“二十四史”,恐怕没有哪个国人不知道。可是,假如让你说出“二十四史”详细有哪些,除了攻读前史专业的人士,一般人能答复得上来的恐怕屈指可数。
大部分人能罗列出来的,大致便是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这几本。或许有的人连《三国志》和《三国演义》都傻傻分不清。
电视剧《司马迁》(1997)剧照。
这并不难了解,咱们国人对许多传统文明的了解往往都是如此,知其可是不知其所以然。就像咱们十分了解的《三字经》和《百家姓》,绝大多数人只知道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”,以及“赵钱孙李,周吴郑王”,更多的就一点也不知道了。2016年“二十四节气”申遗成功,不少小学生都会背“二十四节气歌”,反倒许多成年人说不出所以然。这种现象还有许多,在此就不列举了。
那么,“二十四史”终究是什么呢?
首要,有必要清晰一个知识,那便是“二十四史”是一个调集的概念,是一套史书的合称。详细而言,“二十四史”指的便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重要的前史文献,也被称作“正史”,规模简直包含了清朝曾阅历朝历代的中华前史。
详细而言,这二十四部史书分别是:
01.《史记》(西汉·司马迁撰)
02.《汉书》(东汉·班固撰)
03.《后汉书》(南朝宋·范晔撰)
04.《三国志》(西晋·陈寿撰)
05.《晋书》(唐·房玄龄等撰)
06.《宋书》(南朝梁·沈约撰)
07.《南齐书》(南朝梁·萧子显撰)
08.《梁书》(唐·姚思廉撰)
09.《陈书》(唐·姚思廉撰)
10.《魏书》(北齐·魏收撰)
11.《北齐书》(唐·李百药撰)
12.《周书》(唐·令狐德棻等撰)
13.《隋书》(唐·魏徵等撰)
14.《南史》(唐·李延寿撰)
15.《北史》(唐·李延寿撰)
16.《旧唐书》(后晋·刘昫等撰)
17.《新唐书》(宋·欧阳修、宋祁等撰)
18.《旧五代史》(宋·薛居正等撰)
19.《新五代史》(宋·欧阳修等撰)
20.《宋史》(元·脱脱等撰)
21.《辽史》(元·脱脱等撰)
22.《金史》(元·脱脱等撰)
23.《元史》(明·宋濂等撰)
24.《明史》(清·张廷玉等撰)
“二十四史”这一概念的构成与演化
这就跟“四书五经”的概念比较相似。“四书五经”指的是先秦时期的九部儒家经典,“四书”之名始于南宋,儒学大师朱熹把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和《孟子》汇编注释,并得到了官方认可,所以便有了“四书”的概念;“五经”的构成要早于“四书”,始于汉武帝时期。从此“四书五经”就成了儒家经典的代表,并成为后世文人科考的必备教材。
现实上,“二十四史”这一概念的构成也阅历了一个开展和衍变的进程。将几本史书合称,这一现象早已有之,“二十四史”不过是集大成的成果。
早在三国时期,就已有“三史”的说法,其时人们把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东观汉记》合称为“三史”。南朝刘宋时期,范晔《后汉书》面世,替代了《东观汉记》,乃合称“三史”。
一起,又有人把《三国志》加了进去,便有了“四史”的说法,便是咱们今人所说的“前四史”,“前四史”之说也是撒播最广的。
时刻越往后推移,史书便不断累加。到了唐代,呈现了“十史”和“十三史”的合称,宋代又有“十七史”,明代又有“二十一史”,到了清朝乾隆时期,跟着《明史》的编修完结,乾隆皇帝正式钦定了“二十四史”,相当于得到了官方认可,“二十四史”的概念也终究敲定了下来,并一向撒播至今。
可是,“二十四史”的前史并未就此结束,后来跟着清朝毁灭以及民国政府树立,又呈现了“二十五史”(参加《清史稿》)和“二十六史”(参加《新元史》)之称,仅仅就影响力而言,“二十四史”仍然是撒播最广的,也是最家喻户晓的。
从武英殿走出来的这套“二十四史”,后世之人一般称之为“殿本二十四史”,且对其点评并不高。究其原因,首要是由于在汇编的进程中所采纳的版别并不都是善本,有些是存在字句讹夺问题的,严重者乃至呈现了阶段间的前后倒置现象。
到了民国时期,其时的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深感“殿本二十四史”版别欠安,故而决计从头编修“二十四史”,以“康复中华全貌”。张元济亲身掌管这项浩大的文明工程,树立了“二十四史”编校中心,广泛收集各史善本,历时十八载,全新的“二十四史”总算出炉,这便是今日人们所说的“百衲本二十四史”。所谓“百衲”,便是像和尚的衣服相同,是通过重复缝补而成的,这也是后世公认的“二十四史”的最佳版别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树立后,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,以中华书局为前沿阵地,聚集数百名文史专家学者,又展开了新一轮的“二十四史”编修作业,这便是“点校本二十四史”。今日咱们在市面上买到的“二十四史”,遍及都是这一版别,这是现在最为通行的“二十四史”版别。
《三国演义》的开篇词说:“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豪。”中华文明五千年,撒播下来的史料文献可谓不可胜数,可是通过一番大浪淘沙之后,撒播到今日且实在牢靠的便是这“二十四史”,也是咱们常说的“正史”。
还有必要读“二十四史”吗?
古人不像今人有如此丰厚的物质文明日子,他们没有电视,没有手机,更没有互联网,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成了古人日子的常态。这样的日子不免有些单谐和庸俗,但也正由于如此,古人避免了许多外界的引诱,更简单专心于做某事。
关于文人而言更是如此,许多文人皓首穷经,终身研究学识,花费数十年的汗水著书立说,从而为咱们留下了很多而名贵的文明遗产,“二十四史”便是这些文明遗产中的珍宝。
我国撒播至今的文献典籍可谓众多无量,这还不算很多由于改朝换代和战乱而散佚的文献。在国际前史上,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书写和记载前史的传统。时至今日,一些中亚国家,包含东南亚国家的前史,往往都需求凭借我国的前史文献来弥补和复原,这不得不说是一件让国人骄傲的事。自司马迁今后,宗族和个人书写前史成了一种习气和风气。从唐代开端,国家开端专门为前朝撰写前史,记载和传承前史从此成为一种国家行为,并继续至今。
这好像也从某种视点解说了一个前史疑问——在国际一切陈旧的文明中,为何唯一中华文明一向连绵至今?当很多古人用一生汗水凝结成一卷卷史书时,这种对前史传承的执着和热忱现已融入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,以“二十四史”为代表的众多典籍成了支撑咱们民族行进的脊柱。
清末思维家龚自珍在《古史钩沉论二》中说:“灭人之国,必先去其史。”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连续,依托的正是这种根深柢固的文明传统。因而,咱们能够看到,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我国人民抗日战争中,在我国西南部——云南昆明的一所大学里,其时我国最优异的知识分子聚集其间,他们在此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这所大学便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,也便是咱们俗称的西南联大。而这些学者以及西南联大的任务便是,要为咱们子孙保存民族文明的宝贵火种,只需这样,咱们的民族才能够生生不息。
有不少持“前史虚不管”和“前史无用论”的人或许会说,前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,“二十四史”只不过是帝王将相的家谱,因而他们以为,前史是不行信的,前史更是无用的。
固然,前史的胜利者确实会搅扰史学家的秉笔直书;可是,前史是由一个个前后连缀、环环相扣的现实环节联合而成的“文明链”,好像数学推理一般紧密,篡改者只需改掉其间的某一环,就会导致其他环节呈现对立和紊乱;就好像你无法修正数学答案是一个道理,由于终究答案必定是通过层层推理而得出的。换个视点来看,前史即便是由胜利者书写的,莫非胜利者不也是在前史的浪潮中被“挑选”出来的吗?
称“二十四史”是帝王将相的家谱,这就更是“事后诸葛亮”式的观念了。古人受年代的限制,不行能像咱们今人这样站在前史的高度来审视前史,朝代的更迭往往都是由帝王将相所推进的,何况在古代封建独裁年代,一般个人简直都要被前史的激流所吞没,想在史书上记上一字都无比困难,咱们又怎么能苛责古人呢?
一起,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观念,史书里记载的人物真的就只需帝王将相吗?咱们彻底能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来批驳。鲁迅说过:“咱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……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‘正史’,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,这便是我国的脊柱。”
许多人会拿鲁迅的观念来打击前史,比方鲁迅在《狂人日记》中就说,前史的每页上都写着“豺狼成性”几个字,但实际上只写着“吃人”二字;可是,许多人都不知道鲁迅还说过别的一番话,“前史上都写着我国的魂灵,指示着将来的命运。”
或许你会发生疑问,为什么鲁迅会宣布这种前后相悖的言辞呢?这其实很好了解,鲁迅打击的并不是前史,而是封建礼教自身,这才是真实“吃人”的。前史非但不“吃人”,并且正如鲁迅所言,前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灵。一个国家假如连前史都没有了,那国家自身也就消亡了,因而,直到今日咱们仍然在着重要铭记前史。
鲁迅秉承的治学理念是,治学先治史,不管做任何学识,都要先从读史下手。这其实也是从清末到民国很多文人大师的治学理念,即使是流浪海外,也简直没有哪位大师是不读前史的!咱们还有理由不读前史吗?
原文作者/刘凯
摘编/安也
修正/张进
导语校正/柳宝庆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高退货率下,女装电商的罪与罚

文 | 刺猬公社几天前,一则有关退货的音讯再度登上微博热搜——400件裙子被团体退货,店家丢失8000元。本年以来,由退货引起的客商胶葛屡次产生,一股汹涌的女装电商闭店潮在2024年被掀起。无论是单场...

下周上四休三,4月份其实一天没多休

大象新闻记者 王建东下周便是清明小长假了,从下周五(‍‍4月4日)到下周日(4月6日),是清明节的3天假日,由于清明当天是周五,这次假日不调休!00:16快乐早了?4月一天没多休 仔细的网友发现,尽管...

张本美和轻取杨晓馨:单局11-1太猛 16岁天才少女已成国乒强敌

#热血运动会#北京时间9月10日,WTT澳门冠军赛女单首轮,张本美和3-0打败杨晓馨,晋级16强。三局比分:11-7、11-1、11-6。张本美和是本次日女乒国际排名最高的选手(第八),她作为日女乒榜...

国安葡萄牙冬训强度大 主帅苏亚雷斯狠练“对立”

京报体育 | 记者 王洋当地时间1月16日,北京国安一线队的海外冬训进入第五天。主帅苏亚雷斯从球队抵达葡萄牙后就组织了颇有强度的练习内容,这个阶段的方针便是提高球员的对立才能。国安队一行于当地时间11...

su吃瓜网友科普:抱怨的反义词是什么?积极心态指南

抱怨的反义词是什么?积极心态指南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情,而抱怨似乎成了许多人的第一反应。然而,抱怨的反义词是什么呢?根据su吃瓜网友的科普,抱怨的反义词是感恩。感恩不仅是一种积极...

山西临猗女教师被害案21年后现新进展:当年因“证据不足”被判无罪的老公再次被警方带走查询丨封面深镜

封面新闻记者 张奕丹2003年1月3日,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,时年22岁的小学教师路某丽失踪。路家亲友来回寻觅、粘贴寻人启事,都没能发现她的下落。半年后,在间隔路某丽任教的王见小学约七八公里的运城市盐湖...

友情链接: